人类扩张型心肌病发病机制新观点LMNA基



心肌病是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一类心脏疾病,扩张型心肌病(DilatedCardiomyopathy,DCM)是其中的一种,其特征在于左心室扩大、室壁变薄且收缩性差(图1),后期往往发展为心力衰竭,患者易发生心源性猝死。由于DCM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,目前并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(CirculationResearch,)。据研究显示,至少40%~50%的DCM与遗传因素有关,现已发现30个基因与DCM的发病有关,其中A型核纤层蛋白基因(LMNA)是DCM的重要致病基因之一(心血管病学进展,)。

图1左图示正常心脏,右图示扩张型心肌病心脏(图片来自网络)。

核纤层(lamina)位于内层核膜的内表面,由A型与B型核纤层蛋白交织形成,在细胞核内的各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如染色质结构维持、DNA修复和基因表达调控。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中,与核纤层接触的区域被定义为核纤层相关结构域(LaminaAssociatedDomain,LAD)(Cell,)。LAD分布在整个基因组中,参与基因组空间结构的调控、表观遗传调节因子的募集,从而参与基因的表达调控。与核纤层接触的基因,即位于LAD的基因通常表现为失活或低表达,且伴随抑制性的组蛋白翻译后修饰,如H3K9me2/3和H3K27me3;而脱离核纤层后通常伴随着基因的重新激活(Cells,)(图2)。

图2基因组区域与核纤层接触形成LAD后,该区域的基因表达受抑制;已形成的LAD脱离核纤层,该区域的基因重新激活表达。这个过程也伴随着表观遗传标记的改变(修改自Cells,)。

LMNA基因编码A型核纤层蛋白(包括核纤层蛋白A和核纤层蛋白C),是核纤层的组成成分。LMNA基因中不同位点的突变会导致不同种疾病,包括DCM、Emery-Dreifuss肌营养不良症(Emery-DreifussMuscularDystrophy,EDMD)、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(Limb-girdleMuscularDystrophy,LGMD)、脂肪营养不良(Lipodystrophies)和过早衰老(PrematureAging)等(图3),其中DCM最为凶险,常导致患者猝死(Circulation,)。

图3LMNA基因中不同位点的突变会导致不同疾病,多与肌肉相关(Annu.Rev.,)。

目前由LMNA基因突变引发DCM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,LMNA基因突变导致的信号通路(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)的变化、核骨架与细胞骨架连接体(LinkerofNucleoskeletonandCytoskeleton,LINC)的变化,及随后发生的机械传导的改变,都可能与DCM有关。LMNA基因编码的A型核纤层蛋白,是核纤层的组成成分。鉴于核纤层与基因组LAD区广泛接触并调控基因表达,DCM是否是由于LMNA基因突变引发LAD排布异常,进而导致基因表达失调造成的?

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Marian课题组研究发现,由LMNA基因突变导致的DCM(后简写为DCM)心肌细胞中LAD发生了异常排布,且与LAD的CpG甲基化和基因表达异常相关,相关论文发表在CirculationResearch上(CirculationResearch,),这一发现为探索LMNA基因突变导致DCM的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。

既然LMNA基因编码的A型核纤层蛋白参与调节LAD,故作者假设,DCM是由LMNA基因突变引发心肌细胞中LAD的重排,进而导致基因表达失调所致。为了验证这一假设,作者从5个正常人的心脏(对照组)和5个DCM患者的心脏(DCM组)中分离心肌细胞核,进行核纤层蛋白A的ChIP-seq来鉴定LAD。由于在人的结肠肿瘤细胞及衰老的人成纤维细胞中发现LAD与CpG位点的甲基化有关,表现为LAD整体的CpG位点低甲基化(Berman,),说明LAD的分布与基因组CpG位点的甲基化程度相关,但在人的心肌细胞中缺乏相关研究。因此作者又通过简并性亚硫酸氢盐测序(RRBS)和RNA-seq来分别描绘基因组LAD的甲基化图谱与基因表达谱,进行多组学数据联合分析,旨在研究DCM患者心肌中LAD与CpG甲基化修饰及基因表达的关联性,以探讨DCM是否与LAD重组导致的基因表达失调相关。

首先,作者将对照组心脏切片进行了免疫荧光染色(图4A,B),检测对照组的心肌细胞比例是否正常。统计得到对照组心肌细胞核占比约为28%(图4C),与预期的正常值相符(CirculationResearch,;Cell,)。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DCM组心肌细胞核的比率低于对照组(图4D-F),这反映了DCM中由于发生了心肌细胞的凋亡、坏死等导致心肌细胞的减少。

图4(A)鉴定对照组心脏切片中的心肌细胞;用PCMI抗体标记心肌细胞核,ACTN2抗体标记心肌细胞中的结构蛋白;(B)对(A)图局部放大展示;(C)对照组心脏切片中PCMI阳性细胞的比例;(D)流式分选对照组与DCM组心脏中PCMI阳性的心肌细胞核;(E)流式分选得到的PCM1阳性核占核总数的比例;(F)每mg心肌组织中PCM1阳性核的数目。

为了研究人心肌细胞中LAD的分布特点,作者将对照组和DCM组的心肌细胞核进行核纤层蛋白A的ChIP-seq来鉴定LAD,发现人心肌细胞中的LAD覆盖了20%的基因组区域,并且主要位于异染色质中,而在启动子和活跃转录区域中较少。在对照组心肌细胞中鉴定出基因组范围内有±77个LAD,平均大小为2.1±1.5Mbp;在DCM组心肌细胞中鉴定出±40个LAD,平均大小为3.5±0.9Mbp(图5I-J)。有趣的是,相比于对照组,DCM组的LAD中增加了个基因组区域同时丢失了个基因组区域(图5M),即LMNA突变导致了人心肌细胞基因组中个区域发生了LAD的重排。综上,与对照组相比,DCM组中LAD的数目略有降低、平均长度略有增加,证实了LAD在DCM中发生了重新分布。

图5(H)ChIP-seq分析LAD的代表性图,截取16号染色体长臂的一段,展示LAD区与非LAD区的基因富集情况;(I)对照组与DCM组中LAD的平均数目统计;(J)对照组与DCM组中LAD的平均长度统计;(M)韦恩图展示对照组与DCM组的LAD中发生上调或下调的基因数。

为了探究DCM中发生差异表达的基因及表达失调的通路,作者进行了RNA-seq分析(图6A)。与对照组相比,DCM组中的编码基因有个表达上调,个表达下调。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得到DCM中TP53通路被明显激活(图6B)。

图6(A)DCM组与对照组心肌的差异表达基因热图;(B)DCM组失调的通路展示,红色为激活,蓝色为抑制,圆点越大表示该通路发生失调的基因数越多。

为了探究DCM中LAD重排是否与重排区域CpG位点的甲基化状态相关并影响了基因表达,作者分别进行了ChIP-seq与RRBS、ChIP-seq与RNA-seq的数据联合分析。发现与对照组相比,DCM组的CpG甲基化水平在总体上(包括LAD区)是增加的(图7A)。LAD丢失的区域倾向于基因表达的上调(图7B),该区域基因主要涉及细胞催化活性、细胞外基质组成和MTOR信号通路;而形成LAD的区域倾向于基因表达的抑制(图7C),该区域基因主要涉及线粒体功能、应激反应和细胞周期调节。因此在DCM中,观察到LAD的形成与所在位点CpG甲基化水平的增加和基因表达的抑制有关。对丢失/形成的LAD区内表达失调的基因进一步预测其启动子区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,鉴定出包含THAP1、NRF1、ZBT14、SP1和KLF12在内共32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,发现它们大多与细胞凋亡和代谢相关(图7D)。最后,多组学联合分析发现DCM中LAD的重排与CpG甲基化的改变及大量编码/非编码基因的表达失调相关,这些基因涉及细胞死亡、细胞周期和代谢调节(图7E);这些基因的表达同时受CpG甲基化及LAD重排的影响,进一步分析预测其启动子区转录因子motif的富集情况,发现MBD2、NRF1、SP1和CTCFL等转录因子易与之结合(图7F)。

图7(A)DCM心肌细胞的LAD/非LAD中全基因组范围、启动子区、基因间区的甲基化水平;(B)DCM中LAD形成区的差异表达基因热图;(C)DCM中LAD丢失区的差异表达基因热图;(D)丢失/形成的LAD区内的表达失调的基因的启动子区转录因子motif预测;(E)LAD、CpG甲基化组、转录组的联合分析;(F)失调表达基因的启动子区转录因子motif预测。

综上所述,人心肌细胞中的LAD覆盖约20%的基因组,由数百个编码和非编码基因组成。LAD在LMNA基因突变导致DCM表型的心脏中发生了重新排布,与显著改变的CpG甲基化及基因表达相关,提示DCM与LAD重排导致的基因表达失调相关。该研究为探索LMNA基因突变导致DCM的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。相信未来通过进一步研究,将更加深入地了解LMNA基因突变促进LAD重排的分子机制,为DCM的治疗提供可能的临床干预手段。

参考文献

1.McnallyEM,MestroniL.DilatedCardiomyopathy:GeneticDeterminantsandMechanisms.[J].CirculationResearch,,(7):-.

2.莫宾海.A型核纤层蛋白基因突变致扩张型心肌病的研究进展[J].心血管病学进展,,39(3).

3.VanSteenselB,BelmontAS.Lamina-AssociatedDomains:LinkswithChromosomeArchitecture,Heterochromatin,andGeneRepression[J].Cell,,(5):-.

4.LaminaAssociatedDomainsandGeneRegulationinDevelopmentandCancer.[J].Cells,,8,.

5.BozkurtB,ColvinM,CookJ,etal.CurrentDiagnosticandTreatmentStrategiesforSpecificDilatedCardiomyopathies:AScientificStatementFromtheAmericanHeartAssociation[J].Circulation,,(23):CIR..

6.BurkeB,StewartCL.Thelaminopathies:thefunctionalarchitectureofthenucleusanditscontributiontodisease.[J].AnnualReviewofGenomicsHumanGenetics,,7(7):.

7.Genomicreorganizationoflamin-associateddomainsincardiacmyocytesisassociatedwithdifferentialgeneexpressionandDNAmethylationinhumandilatedcardiomyopathy.[J].CirculationResearch,,(7):-.

8.BermanBP,WeisenbergerDJ,AmanJF,etal.RegionsoffocalDNAhypermethylationandlong-rangehypomethylationincolorectalcancercoincidewithnuclearlamina–associateddomains[J].NatureGenetics.

9.PintoAR,IlinykhA,IveyMJ,KuwabaraJT,DAntoniML,DebuqueR,ChandranA,WangL,AroraK,RosenthalNA,TallquistMD.Revisitingcardiaccellular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jmvwc.com/dxtbys/1268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