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0期有一种怦然心动叫做心律不
点击上方小字
即可 马长生,首都医科医院心脏内科中心主任、主任医师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。
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和临床实效研究,擅长心房颤动和复杂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。在国内最早开展心房颤动经导管射频消融,曾协助国内医院开展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,培养了大批介入治疗专业人才。
董建增,医院心脏内科中心副主任,主任医师、教授,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。从事心血管病介入治疗工作二十余年,熟练掌握并广泛开展了冠心病、心律失常、起搏、瓣膜病及外周血管病介入治疗技术,建立了一套安全、高效、具有原创性的房颤导管消融技术体系。
专业特长:心房颤动及其他复杂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和临床治疗,尤其是慢性房颤的优化治疗策略;起搏器植入;冠心病。
杜昕,医院心脏内科中心主任医师,医学博士。
擅长冠心病、高血压、心律失常、心力衰竭、心肌病的诊治。
五句话认识心律失常
房颤、早搏、心动过缓……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——心律失常,中国约有两千万患者正受其困扰。多位权威专家,通过五句话帮大家全面、系统地了解该类疾病,并及时发现和治疗它。
一生中,1/4的人会房颤
心房颤动简称房颤,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,主要表现为心房收缩功能丧失,心跳不规则。房颤通过发病时的普通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均可捕捉到并确诊,但表现因人而异。
最常见的是心慌,也有些人可能会感觉胸闷、气短或者出汗,发病时摸脉搏会发现搏动强弱不等、不齐且脉率少于心率。
心动过缓低于40要警惕
正常成人的心率在每分钟60~次之间,低于60次称为心动过缓。最常见的是窦性心动过缓,可见于健康成人,多见于老人和运动员。
严重的心动过缓,如窦性停搏或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,多见于老人或器质性心脏病患者。
心动过速要找原发病
成年人心率每分钟超过次时称为心动过速。根据心动过速来源不同,可分为窦性心动过速、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动过速。
生理因素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持续时间较短;室上性心动过速多见于健康人;室性心动过速最危险,大部分患者合并心脏结构及功能异常,少数见于健康人。心动过速时患者常有心悸、出汗、头昏、乏力等临床表现,通过心电图可检测。
多数早搏不用治
心脏工作,如果提前出现一次跳动,之后停顿一下,就像是演奏舞曲乱了节奏,这种情况被称为早搏。
有些早搏完全没有症状,仅在体检做心电图时被发现。如果早搏是体检查出来的,患者无任何感觉,早搏数目也不多(一昼夜几百到数千次),不影响日常生活,这种情况大多不用治。
如症状明显,动态心电图显示每24小时有一两万次甚至更多,应在医生指导下治疗,如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等。
釜底抽薪防复发
很多时候造成心律失常的根本原因不消除,很难真正控制住,它就像身体里一颗不定时炸弹,随时可能发作。如果能做到以下几点,很多心律失常是可以预防的。
定期体检。很多心律失常患者没有心慌、胸闷等典型症状,只在体检时发现。某些没有症状的心律失常对身体一样有害,如房颤等会伤害心脏或引发脑卒中。
运动要适量。研究发现,长期剧烈运动者,房颤发病率增加5.5倍,而规律的中等强度运动能减少心律失常发作。
维持健康体重。研究发现,肥胖与房颤的发生呈线性相关,体重指数(BMI)每增加1,房颤风险增加4%~8%。
此外,健康饮食、改善睡眠和心态也有助防治心律失常。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冠心病、呼吸暂停综合征、甲亢等都可诱发心律失常。积极治疗原发病能减少心律失常发作。
心律失常的典型“信号”
心律失常会干扰心脏血液输出,影响全身脏器供血。
有的患者会出现突然晕厥,或突然眼前发黑(一般会很快恢复)等情况。此外,缓慢心律失常患者会出现憋闷、气短、乏力等不适;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会出现心悸、心慌,有时还伴有出汗、气短等症状。这些都是心律失常发作的信号。
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与个人感觉并不完全一致,甚至有的中重度心律失常患者仍无明显不适感觉。所以,为避免心律失常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,出现上述信号后应尽早就医明确诊断。
初步判断心律失常的最简单方法就是摸脉搏。脉搏过快、过慢或不齐往往提示有心律失常发生。心电图可明确诊断大多数心律失常,在临床上最常用。但绝大多数心律失常都为阵发性,患者就诊时若未发作,心电图可能仍为正常。这时,可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,连续记录心脏24至48小时的跳动捕捉心律失常。
防范心律失常有妙招
当你遇到突发心动过速时,千万不要过分紧张,因为紧张情绪往往会使症状加重。不妨试用以下几种方法来缓解症状。
呼吸憋气法
深吸气后憋住气,直至不能坚持屏气为止,然后用力作呼气动作。
刺激咽喉法
用手指或压舌板刺激咽喉部,引起恶心、呕吐,可起到终止发作的作用。
压迫眼球法
闭眼向下看,用手指在眼眶下压迫眼球上部,先压右眼。同时搭脉搏数心率,一旦心动过速停止,立即停止压迫,切勿用力过大。
按按内关穴
将右手3个手指头并拢,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,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的中间点就是内关穴了。每天用左手的拇指尖按压右胳膊的内关穴,每次按捏5—10分钟,每天2—3次。
来源:脑心同治
点击最下方“阅读原文”可以查看本站更多相关文章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jmvwc.com/dxtbhl/1085.html
- 上一篇文章: 小严说药丨降压没有那么容易,每种药都有它
- 下一篇文章: 父亲感冒住院记一堆激素不敌姜医院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