护师重点麻醉病人的护理nbsp
上一期给大家讲解的是:外科科护理学第四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
欢迎各位朋友留言给我更好的建议哦
年
8月23日
第三篇外科护理学
第五章麻醉病人的护理
第一节概述
1.全麻:病人意识消失而周身不感到疼痛。
2.局麻:病人局部无痛而神志清醒。
3.椎管内麻醉。
第二节全身麻醉
全麻病人表现为神志消失,全身的痛觉丧失、遗忘、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的肌肉松弛。全身麻醉包括吸入麻醉、静脉麻醉、静脉复合麻醉。
麻醉后护理
1.一般护理:去枕平卧6~8小时,头偏向一侧。
2.并发症
(1)反流与误吸:减少胃内物滞留,促进胃排空。
(2)呼吸道梗阻
1)上呼吸道梗阻:不全梗阻表现为呼吸困难并有鼾声;完全梗阻时有鼻翼扇动和三凹征。喉头水肿者,给予糖皮质激素,严重者行气管切开。
2)下呼吸道梗阻:轻者出现肺部啰音,重者出现呼吸困难、发绀、血压下降。
(3)通气量不足:CO2潴留或(和)低氧血症。给予机械通气维持呼吸。
(4)低氧血症:吸空气时SPO%,PaOmmHg或吸纯氧时PaOmmHg。表现为呼吸急促、发绀、躁动不安等。一旦发生,及时给氧。
(5)低血压:必要时暂停手术操作,给予血管收缩药。
(6)高血压:最常见并发症。。
(7)心律失常:以窦性心动过速和房性期前收缩多见。
(8)心搏停止:最严重并发症,应立即行心肺复苏。
(9)高热、抽搐和惊厥:积极进行物理降温,特别是头部降温,以防脑水肿。
第三节椎管内麻醉
一、蛛网膜下腔阻滞
又称腰麻,适用于持续2~3小时以内的下腹部、盆腔、下肢和肛门会阴部手术。
二、硬膜外阻滞
又称硬膜外麻醉,适用于除头部以外的任何部位的手术。
三、护理
1.蛛网膜下腔阻滞
(1)麻醉后去枕平卧6~8h,以预防术后头痛。
(2)并发症
1)术中并发症:①血压下降或心率减慢:血压下降因交感神经被阻滞所致。血压下降者,先加快输液速度,增加血容量;心率过缓者可静脉注射阿托品。②呼吸抑制:常见于胸段脊神经阻滞者。③恶心、呕吐:由低血压、迷走神经功能亢进、手术牵拉腹腔内脏等所致。
2)术后并发症:①头痛:脑脊液漏出,导致颅内压下降和颅内血管扩张刺激所致。②尿潴留:因支配膀胱的副交感神经恢复较晚、下腹部、肛门或会阴部手术后切口疼痛、手术刺激膀胱或病人不习惯床上排尿所致。
2.硬膜外阻滞
(1)麻醉后平卧4~6h,不用去枕。
(2)全脊髓麻醉是硬膜外阻滞最危险的并发症。
第四节局部麻醉
一、局麻药中毒
1.临床表现:心血管毒性表现为先是面色潮红、血压升高、心律失常,后面色苍白、心排出量减少、血压下降,甚至心脏停搏。
2.治疗要点:一旦发生,立即停药、尽早给氧、加强通气。遵医嘱予地西泮5?10mg静脉或肌内注射;抽搐、惊厥者还加用2.5%硫喷妥钠缓慢静脉注射。
二、局麻的护理
不良反应护理:①限量使用;②局麻药内加入适量肾上腺素;③麻醉前给予巴比妥类或苯二氮草类药物,以提高毒性阈值;④限制麻药浓度;⑤缓慢注射;⑥一旦发生不良反应,立即停药。
第五节围麻醉期护理
一、麻醉前准备
成人择期手术前应禁食12小时,禁饮4小时;小儿术前应禁食(奶)4~8小时,禁水2~3小时。
二、术前用药
1.镇静催眠药:常用巴比妥类;苯二氮草类:地西泮、咪达唑仑。
2.镇痛药:镇静及镇痛。椎管内麻醉时作为辅助用药,能减轻内脏牵拉反应。常用吗啡、哌替啶。
3.抗胆碱能药抑制腺体分泌,减少呼吸道和口腔分泌物,解除平滑肌痉挛及迷走神经兴奋对心脏的抑制作用。常用药物有阿托品、东莨菪碱。
4.抗组胺药:常用药异丙嗪。
三、麻醉后苏醒期的护理
1.气管插管的拔管条件:①意识及肌力恢复。②自主呼吸恢复良好,无呼吸困难。③咽喉反射恢复。④鼻腔、口腔及气管内无分泌物。
2.送病人返回普通病房的指征
(1)意识及肌力恢复。
(2)已拔除气管插管;呼吸频率和节律正常。
(3)无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;心率、脉搏、血压正常、稳定。
(4)血气分析正常;体温正常。
第六节术后镇痛
1.方法
(1)传统方法:肌内注射阿片类药镇痛(吗啡或哌替啶)。
(2)现代方法。
1)持续镇痛(CA):以镇痛泵持续输入小剂量镇痛药。
2)病人自控镇痛(PCA)。
2.并发症及处理
(1)呼吸抑制:加强监测生命体征,特别是SPO2。
下一期给大家讲解的是:外科科护理学第六章心肺闹复苏。
大家敬请期待,感谢朋友们的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有效北京白癜风主治医院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jmvwc.com/dxtbzd/1122.html
- 上一篇文章: 曹秋梅暴发性心肌炎的早期识别与急诊救治
- 下一篇文章: CICI2015亮点胸痛与急救护理版块